图书介绍
新时期文学三十年 邓小平文艺思想与新时期文学【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邱明正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ISBN:9787807452058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63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72页
- 主题词:当代文学-文学史-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时期文学三十年 邓小平文艺思想与新时期文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与新时期文学实践互动互进的邓小平文艺思想1
正本清源,重新确立和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7
提出文艺不从属于政治又不可以、不可能脱离政治的著名论断,重新确立了文艺的独特地位9
提出文艺是提升人们精神境界的“精神食粮”,重新确立了社会主义文艺的性质、功能和目标16
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思想,确立了社会主义文艺的方向、任务21
拓展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内涵,进一步完善了文艺方针23
进一步论述了对待传统文艺、外来文艺的方针、政策,丰富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28
阐明了文艺家的地位、职责、道路,激发了文艺家的积极性、创造性30
重新确立了文艺理论批评的功能和文艺批评的标准、方法33
提出艺术生产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前提下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的卓越思想36
阐明了党领导文艺和文艺体制改革的原则,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体制创新奠定了理论基础38
第二节 邓小平文艺思想指引下的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的新发展40
邓小平文艺思想及其新拓展的指导意义40
新时期以来文学发展的两个阶段44
新时期以来我国文学的基本特征51
坚持“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文艺发展观63
第一节 深刻反映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新生活75
艺术展现社会生活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时代精神75
锐意创新,精益求精,努力向人民提供最好的精神食粮81
第二节 努力塑造丰富多彩的新形象85
创业者的艺术长廊及其时代特征85
多姿多态的现代普通人形象及其他形象96
第三节 主流文学、精英文学、大众文学的互动互补110
主流文学的特征、功能和不足110
精英文学的探索、价值和困境112
大众文学的盛行、媚俗和导向114
三种文学的互动、互补与雅俗共赏的探求119
第一节 文学题材、主题、形式、手法、风格的多样化123
文学题材、主题的新开拓125
艺术方法、形式、技巧、风格的多样化129
第二节 文学思潮、流派此起彼伏132
伤痕文学、知青文学132
反思文学135
改革文学140
寻根文学144
女性文学149
留学生文学155
京、津、海派及其他新都市文学160
新写实168
先锋派173
新生代与70代、80代178
第三节 各种文体的新拓展180
小说的新发展181
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的发展188
网络文学的初兴198
第四节“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方针的实践与期待201
第一节“古为今用”与文学传统的继承、革新208
从“原道”、“工具”归于“原人”,反映了文学向“人学”的回归与新变210
从“经国之大业”到“人民的精神食粮,反映了文学对社会人生的关注和文学功能的变迁215
从现实主义的回归到多种创作方法的并存,反映了文学美学原则的更新218
第二节“洋为中用”与文学嬗变222
西方现代文学理论、文学作品的输入与影响222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与文学创作的新探索231
文体、叙事的变革与得失241
第一节 上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的理论探讨251
文学本体性的确认251
文学主体性的回归256
文学创作规律的再探索259
“宏观文学史”、“重写文学史”的倡议278
第二节 上世纪90年代至新世纪初的学术探讨284
对人文精神失落与重构的思考285
女性文学研究的滥觞289
比较文学的复苏与比较文化研究的初兴294
第三节 系统化的理论建树与学科建设299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的新建构300
文学学科及其分支学科、新学科建设306
第一节 文艺家的地位、职责318
从阶级斗争“战士”到“四者”318
文艺家的职责322
反映生活与表现自我326
第二节 文学家的道路332
文学家的立身之本与创作道路332
在经济大潮中游泳,谋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336
第三节 文学队伍建设343
文学队伍空前壮大343
作家素质修养的提高与不足350
第四节 文艺体制改革353
文艺体制改革势在必行353
文艺体制改革的原则、目标、任务和主要举措356
后记361
热门推荐
- 3502081.html
- 1644356.html
- 2545106.html
- 537093.html
- 460567.html
- 2694223.html
- 2366309.html
- 2402066.html
- 1652949.html
- 7319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281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276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736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93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55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018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927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897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327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51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