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人因工程基础与案例【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人因工程基础与案例
  • 孔庆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009333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12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222页
  • 主题词:人体工效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人因工程基础与案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概述2

1.1 人因工程学的概念2

1.2 人因工程学的发展3

1.2.1 早期人因工程学3

1.2.2 科学人因工程学4

1.2.3 现代人因工程学4

1.3 人因工程学研究的内容与方法4

1.3.1 人因工程学的研究内容4

1.3.2 人因工程学的研究方法5

1.4 人因工程学的应用9

1.4.1 人因工程学的构成9

1.4.2 人因工程应用概况10

1.4.3 人因工程应用的研究方向13

小结14

习题与思考题14

附录A16

参考文献18

2 人的特征20

2.1 人的劳动形态特征20

2.1.1 人体多刚体运动学模型20

2.1.2 人体尺寸与宜人化设计20

2.2 人体形态测量21

2.2.1 人体尺寸测量的基础21

2.2.2 静态测量23

2.2.3 动态测量23

2.2.4 人体主要参数计算26

2.3 人体测量数据的应用27

2.3.1 人体测量的常用统计指标27

2.3.2 设计产品类型的确定29

2.3.3 选择人体尺寸百分位数30

2.3.4 人体尺寸数据的修正30

2.3.5 产品功能尺寸的设定32

2.3.6 选用人体尺寸数据应注意的问题33

2.4 人的生理特征33

2.4.1 神经系统34

2.4.2 感觉器35

2.4.3 视觉、听觉37

2.4.4 肤觉、味觉、嗅觉39

2.5 人的心理特征40

2.5.1 人的劳动心理过程40

2.5.2 人的个性倾向44

2.5.3 人的个性心理特征47

2.5.4 群体行为心理特征50

案例2.1 人体模板及其应用51

案例2.2 汽车车身内饰布置与有效空间设计54

案例2.3 医院输液区域的规划60

案例2.4 商船船员床铺的设计61

案例2.5 皇家邮政的人体工程学行为设计64

案例2.6 地铁列车车厢内部的设计65

案例2.7 群体功能与企业发展67

案例2.8 自行车的设计68

案例2.9 医疗仪器操作的适宜体位73

案例2.10 宜人的电脑键盘73

案例2.11 公共厕所人性化设计74

小结78

习题与思考题78

附录B:B1 我国成年人人体尺寸与身高的比例关系80

B2 国外男性坐姿各部分尺寸与身高的比例关系80

B3 人体身高在设计中的应用方法81

B4 我国人体主要尺寸83

B5 国际标准化组织人体测量标准84

B6 美国标准学会人体测量标准84

B7 英国标准化学会人体测量标准85

B8 德国标准化学会人体测量标准85

B9 日本工业标准调查会人体测量标准86

B10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体测量标准86

参考文献87

3 人的作业特征90

3.1 人的体力工作负荷90

3.1.1 体力工作负荷及其评定90

3.1.2 体力劳动的能量消耗91

3.1.3 作业时氧耗的动态93

3.2 劳动强度与分级95

3.2.1 以相对代谢率为指标分级96

3.2.2 以氧耗、心率等指标分级96

3.2.3 我国的劳动强度分级97

3.3 作业疲劳与测定97

3.3.1 作业疲劳概述97

3.3.2 疲劳的一般规律101

3.3.3 降低作业疲劳的途径101

3.4 应激105

3.4.1 应激的概述105

3.4.2 应激源106

3.4.3 应激的控制107

3.5 作业疲劳与安全生产107

3.5.1 作业疲劳与事故107

3.5.2 防止过劳保证劳动安全109

案例3.1 教师过劳致死的反思110

案例3.2 航天员的心理应激现象111

案例3.3 燃气管线挖断事故的分析111

案例3.4 大学生的过劳致死112

案例3.5 白领过劳后猝死的思考113

案例3.6 煤矿安全人因分析114

案例3.7 疲劳是安全行车的一大隐患115

小结116

习题与思考题116

附录C:C1 人的极限工作能力参数标准117

C2 按能耗和氧耗分级的劳动强度标准指标117

C3 我国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117

C4 我国冶金工业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118

C5 闪光融合值评价标准118

C6 日本劳动强度分级指标标准118

C7 疲劳部位与职业的关系119

C8 生产作业活动的RMR资料119

C9 正常速度下作业的RMR值120

参考文献120

4 人的作业环境124

4.1 视觉环境124

4.2 听觉环境126

4.3 空气环境128

4.4 微气候环境129

案例4.1 报刊版面的设计131

案例4.2 图书馆工作环境的人因分析136

案例4.3 公路交叉口交通标志的设置146

案例4.4 工业厂房色彩环境分析148

案例4.5 医院照明环境分析149

案例4.6 天然气净化厂噪声污染的分析及治理153

案例4.7 橡胶厂高温环境控制155

案例4.8 行车事故的分析157

小结158

习题与思考题159

附录D:D1 基本概念160

D2 国家与行业标准目录161

参考文献163

5 人机系统设计166

5.1 人机信息界面166

5.2 作业姿势与动作设计169

5.3 作业岗位与空间设计172

5.4 作业环境的设计175

5.5 人机系统的总体设计176

案例5.1 座椅的设计180

案例5.2 潜艇的人机系统设计186

案例5.3 铸造作业的设计195

案例5.4 仪表板的相似结构设计198

案例5.5 数控机床的人机界面设计202

小结205

习题与思考题205

附录E:E1 相关标准206

E2 相关资料206

E3 工作系统设计的人因工程学原则207

参考文献21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