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开放德育论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继承借鉴与批判创新研究【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刘卓红,钟明华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066981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98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18页
- 主题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开放德育论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继承借鉴与批判创新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第一章 走向开放的德育1
一 现代文明发展与中国社会转型1
(一)现代文明发展的现状及其特点1
(二)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从封闭向开放的转变9
二 现代文明发展对德育开放的影响12
(一)现代文明发展对德育的积极影响13
(二)现代文明发展对传统德育的挑战16
三 开放德育是德育发展的历史必然19
(一)社会变迁与德育发展19
(二)开放社会与开放德育22
(三)开放德育的理论和模式23
第二章 开放德育的构成和特征27
一 开放德育的理论基础27
(一)哲学:人的全面发展27
(二)文化人类学:人与文化的交互作用31
(三)现代教育论:素质教育的本质与特征35
二 开放德育“范式”及其基本特征37
(一)文化视野中的“封闭德育”与“开放德育”38
(二)开放德育范式的基本要素41
(三)开放德育范式的基本特征44
三 开放德育的维度与价值50
(一)开放德育的三个维度50
(二)开放德育的主体价值54
(三)开放德育的社会价值56
(四)开放德育的教育价值58
第三章 开放德育的现实取向62
一 社会主义现代化与德育重构62
(一)当代社会转型与道德变迁62
(二)传统德育与现代化的矛盾65
(三)面向现代化的德育重构68
二 生活世界的敞开与德育的回归71
(一)生活与道德的诠释72
(二)传统德育的错位与缺失74
(三)面向生活世界的德育回归77
三 现实的追求及超越与开放德育的实现80
(一)面向现实是德育发展的动力81
(二)立足生活是德育创新的源泉83
(三)超越现实是德育本质的彰显85
(四)人本追求是德育的现代使命87
第四章 开放德育的精神家园及历史传承90
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资源及其德育价值90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精神与现代德育的关系90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道德资源96
二 我国当代道德教育困境与出路107
(一)传统道德的传承危机108
(二)本土道德的认同危机109
三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继承与创新111
(一)传统道德是道德教育的根基111
(二)传统道德是道德教育高端目标的必要条件112
(三)本土道德价值是民族文化认同的核心113
(四)道德教育的创新114
第五章 西方德育文化的辩证审视117
一 概念界定和历史追溯118
(一)西方德育文化概念的界定118
(二)西方德育文化的形成和历史演进119
二 西方德育文化的主要内容124
(一)以自由民主为核心的人文主义价值诉求124
(二)理性主义的哲理基础126
(三)自由公民的培养目标128
(四)趋归生活世界的实践指向129
(五)德育理论和德育方式的多元发展130
三 西方德育文化的主要特征132
(一)内容广泛和以道德教育为核心132
(二)世俗性和宗教性并行133
(三)情理交融与德智相合135
(四)理论深掘和实践创新并进137
四 西方德育文化的辩证审视138
(一)汲取:自由、民主、平等的人道价值理念138
(二)吸收:自由公民的现代合理定位140
(三)借鉴:理论深掘和实践创新并进、理想性与实效性共举的教育路径142
(四)防范:个体本位的过度张扬143
(五)警惕:西方文明中心主义145
(六)抵制:意识形态霸权147
第六章 人本主义个性关怀的德育价值149
一 主体性彰显的育德功能150
(一)规训德育模式的批判150
(二)单子式德育的困境152
(三)呼唤沟通德育模式155
二 生命情理关注的生活启迪158
(一)知性德育的进步意义158
(二)知性德育的当代局限159
(三)生活德育的人本回归162
三 尊重成人价值的人本关怀164
(一)泛政治化德育的批判165
(二)功利化德育的审视169
(三)走向人本的高校德育173
第七章 科学主义勃兴的德育启示177
一 科学主义勃兴与高校德育177
(一)从科学理性张扬到科学主义勃兴178
(二)科学主义与德育的相遇183
二 科学主义对德育的挑战187
(一)科学主义的独断导致德育的迷失188
(二)科学主义的僭越形成德育的困境191
(三)科学主义的流变带来德育的难题195
三 科学主义勃兴对德育的启示198
(一)德育应从科学中借鉴理性资源199
(二)德育要走出超越科学主义的新路向202
第八章 宗教育德功能对德育的启示207
一 宗教的道德教化功能207
(一)宗教教化与道德戒律207
(二)宗教组织与宗教精神的背离210
二 现实追求与崇高理想的结合212
(一)现实追求与终极理想212
(二)经验知识与超验信仰214
(三)中国人的务实与崇高216
(四)在高校德育中实现现实追求与理想信仰的结合218
三 情感熏陶与理性辨析219
(一)理性与信仰的关系219
(二)宗教对情感熏陶的倚重222
(三)德育中的理性辨析和情感熏陶223
四 人本关怀与宗教信仰自由225
(一)宗教的内在矛盾225
(二)宗教偏执与宗教狂热227
(三)人本关怀与宗教信仰自由230
第九章 建构开放德育的价值导向与文化自觉的生成233
一 自觉民族文化意识的确立及培育233
(一)开放德育价值导向下的自觉民族文化意识234
(二)开放德育要坚持民族文化自觉的社会价值导向238
(三)开放德育要坚持自觉民族文化意识的个体价值取向241
二 整合中生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导向245
(一)价值导向阐释245
(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导向247
(三)体现价值导向的道德规范252
三 公民意识与共生性主体的完善255
(一)公民意识的真正确立255
(二)共生性主体对“单子式”主体的超越258
(三)多元价值中共生性独立人格的生成260
第十章 开放德育的运行机制263
一 开放德育运行机制的基本界定263
(一)机制的内涵263
(二)开放德育运行机制的内涵与功能265
二 开放德育的动力机制269
(一)德育理念的创新机制270
(二)德育目的的革新机制271
(三)教育模式的优化机制273
(四)德育方法的鼎新机制275
三 开放德育的调控机制276
(一)开放德育的导向与组织机制277
(二)开放德育的控制与协调机制279
(三)开放德育的教育教化机制282
四 开放德育的保障机制286
(一)开放德育的思想保障机制286
(二)开放德育的制度保障机制288
(三)开放德育的人才保障机制289
主要参考文献291
后记297
热门推荐
- 3765229.html
- 3338305.html
- 3390236.html
- 3233559.html
- 3700158.html
- 336720.html
- 109987.html
- 3280979.html
- 3185016.html
- 8311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373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195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985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964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728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191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141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672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320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71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