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医学检验与临床【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医学检验与临床
  • 赵安成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8434208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703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735页
  • 主题词:临床医学-医学检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医学检验与临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血液检验1

第一节 一般检验1

一、红细胞计数2

二、血红蛋白测定6

三、血细胞比容的测定8

四、红细胞平均值测定10

五、红细胞平均直径测定12

六、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13

七、红细胞形态改变14

八、网织红细胞计数18

九、红细胞沉降率测定19

十、白细胞计数21

十一、白细胞分类(differential count,DC)24

十二、血小板计数33

十三、平均血小板体积35

十四、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35

第二节 溶血性贫血的检验36

一、溶血性贫血分类36

二、溶血性贫血的确诊检验37

1、红细胞寿命37

2、红细胞形态38

3、血浆乳酸脱氢酶(LDH)测定39

4、血清结合珠蛋白测定39

5、血红蛋白尿的测定40

6、尿含铁血黄素试验40

7、血浆高铁血红素清蛋白测定40

8、红细胞代偿增生的检查40

三、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41

四、红细胞渗透脆性孵育试验42

五、红细胞自身溶血试验42

六、血清结合珠蛋白定量测定43

七、血浆游离血红蛋白的测定44

八、高铁血红素白蛋白的检测45

九、血红蛋白电泳分析45

十、抗碱血红蛋白45

十一、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46

十二、变性珠蛋白小体生成试验47

十三、冷热溶血素试验48

十四、热溶血试验49

十五、蛇毒溶血试验50

十六、酸溶血试验50

十七、蔗糖溶血试验51

十八、冷抗体溶血试验51

十九、抗人球蛋白试验52

二十、异丙醇沉淀试验53

二十一、热变性试验54

二十二、红细胞包涵体试验55

二十三、HbF酸洗脱法检测55

二十四、红细胞镰变试验55

二十五、镰状细胞溶解度试验56

二十六、肽链分析56

二十七、酸化甘油溶解试验56

二十八、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57

二十九、红细胞丙酮酸激酶59

三十、红细胞还原型谷胱苷肽测定和稳定性试验60

三十一、红细胞5’—尿嘧啶核苷酸酶61

三十二、红细胞2,3—二磷酸甘油酸61

三十三、红细胞磷酸烯醇丙酮酸62

三十四、红细胞三磷酸腺苷62

第三节 血液流变学检测62

一、全血黏度测定63

二、血浆黏度测定63

三、红细胞沉降率64

四、红细胞变形性测定66

五、红细胞电泳时间测定66

第四节 出凝血功能检查67

一、毛细血管抵抗力试验67

二、出血时间测定68

三、阿司匹林耐量试验69

四、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测定70

五、血小板生存时间72

六、内皮素—173

七、血浆凝血酶调节蛋白75

八、血小板黏附试验76

九、血小板聚集试验77

十、血浆血小板第Ⅳ因子测定和β—血小板球蛋白80

十一、血块回缩试验82

十二、血浆6—酮—前列腺素F1a和血栓烷B283

十三、血小板凝血酶致敏蛋白85

十四、血小板(血浆)表面α—颗粒膜蛋白14086

十五、血浆纤黏蛋白87

十六、血小板第Ⅲ因子有效性测定89

十七、前列腺素D2和E290

十八、血小板膜糖蛋白92

十九、血小板相关抗体93

二十、血小板膜糖蛋白自身抗体94

二十一、凝血时间测定95

二十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96

二十三、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98

二十四、血浆复钙时间99

二十五、血浆纤维蛋白原100

二十六、血浆凝血因子Ⅷ、Ⅸ、Ⅺ和Ⅻ促凝血活性测定102

二十七、血浆凝血因子Ⅱ、Ⅴ、Ⅶ和Ⅹ促凝血活性测定105

二十八、血浆凝血因子ⅩⅢ筛选试验107

二十九、血浆组织因子108

三十、血浆抗凝血酶Ⅲ109

三十一、蛋白C和蛋白S111

三十二、血浆肝素辅因子Ⅱ113

三十三、血浆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114

三十四、血浆凝血因子抑制物检测115

三十五、活化蛋白C抵抗试验116

三十六、凝血酶时间117

三十七、优球蛋白溶解时间118

三十八、血浆纤溶酶原119

三十九、血浆硫酸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120

四十、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121

四十一、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23

四十二、血浆D—二聚体125

四十三、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126

四十四、血浆α2纤溶酶原抑制物127

四十五、血栓形成中的某些标志物128

四十六、检查项目的选择和应用131

第五节 血型与血清学检查139

一、ABO血型系统的临床意义139

二、Rh血型系统的临床意义139

三、新生儿溶血病的血型血清学检查的临床意义140

第六节 骨髓细胞检验的临床意义143

一、骨髓检查的指征143

二、骨髓穿刺部位及应注意的问题144

三、骨髓穿刺取材满意指标145

四、健康成人骨髓细胞分类参考值146

五、骨髓细胞学检查的临床应用147

第七节 血液寄生虫检查的临床意义一、疟原虫检查167

一、疟原虫检查167

二、血微丝蚴(血丝虫)检查168

三、回归热螺旋体检查168

四、黑热病利—杜体检查168

五、弓浆虫检查169

第二章 体液、分泌物及170

第一节 尿液检验170

一、尿量171

二、尿颜色171

三、尿气味172

四、透明度173

五、尿酸碱度174

六、尿比重176

七、尿蛋白178

八、尿三杯试验181

九、尿液渗透量183

十、尿血红蛋白184

十一、尿糖187

十二、尿酮体189

十三、尿胆红素190

十四、尿胆原193

十五、尿亚硝酸盐试验194

十六、尿肌红蛋白195

十七、尿含铁血黄素197

十八、尿蛋白电泳198

十九、尿本周蛋白199

二十、尿黏蛋白200

二十一、尿β2—微球蛋白201

二十二、尿乳糖202

二十三、尿半乳糖203

二十四、尿戊糖204

二十五、尿蛋白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205

二十六、尿α1微球蛋白206

二十七、尿Tarum—Horsfall蛋白207

二十八、尿糖蛋白208

二十九、尿液黏多糖208

三十、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209

三十一、乳糜尿210

三十二、尿脂肪212

三十三、尿卟啉及前体212

三十四、尿肌酐214

三十五、尿肌酸215

三十六、尿亮氨酸216

三十七、尿胱氨酸与同型胱氨酸217

三十八、尿羟脯氨酸218

三十九、尿5—羟吲哚乙酸219

四十、尿液氨基酸氮220

四十一、尿尿酸221

四十二、尿尿素氮222

四十三、尿苯丙酮酸223

四十四、尿γ—谷氨酰转肽酶224

四十五、尿溶菌酶225

四十六、尿氨氮225

四十七、刚果红试验226

四十八、尿17—羟类固醇227

四十九、尿17—酮类固醇228

五十、尿17—生酮类固醇229

五十一、尿游离皮质醇230

五十二、尿醛固酮230

五十三、尿β—葡萄糖醛酸酶231

五十四、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232

五十五、尿亮氨酸氨基肽酶233

五十六、尿丙氨酸氨基肽酶234

五十七、尿酸性磷酸酶234

五十八、尿碱性磷酸酶235

五十九、尿淀粉酶236

六十、尿乳酸脱氢酶237

六十一、尿对羟苯丙酮酸237

六十二、尿黑色素238

六十三、尿尿黑酸239

六十四、尿钙240

六十五、尿磷241

六十六、尿钠241

六十七、尿钾242

六十八、尿氯化物243

六十九、尿铜244

七十、尿铅245

七十一、尿镁246

七十二、尿维生素C247

七十三、尿沉渣细胞248

七十四、尿沉渣管型250

七十五、尿沉渣计数253

七十六、尿沉渣结晶255

七十七、尿结石外观256

七十八、尿结石化学分析258

七十九、尿沉渣红细胞相差显微镜检查260

八十、尿液红细胞平均体积261

八十一、尿液红细胞容积分布曲线262

八十二、尿妊娠试验262

第二节 粪便检验264

一、大便外观264

二、大便气味266

三、大便黏液267

四、大便隐血试验268

五、粪胆素270

六、粪胆原270

七、粪脂肪271

八、粪糜蛋白酶273

九、粪胰蛋白酶273

十、粪卟啉274

十一、大便显微镜检查275

第三节 痰液检验277

一、痰液一般性状检验277

二、痰液显微镜检查279

第四节 胃液检查281

一、胃液分泌量试验281

二、胃液酸碱性283

三、胃液隐血试验283

四、胃液总酸度284

五、胃液游离盐酸285

六、胃液乳酸试验286

第五节 十二指肠引流液检验287

一、十二指肠引流液一般性状检查288

二、十二指肠引流液显微镜检查289

第六节 脑脊液检验291

一、脑脊液外观检验292

二、脑脊液比重测定294

三、脑脊液pH测定294

四、脑脊液蛋白295

五、脑脊液蛋白电泳297

六、脑脊液潘迪试验299

七、脑脊液乳酸300

八、脑脊液细胞计数和分类301

九、脑脊液色氨酸304

十、脑脊液氯化物304

十一、脑脊液葡萄糖305

十二、脑脊液乳酸脱氢酶307

十三、脑脊液乳酸脱氢酶同工酶308

十四、脑脊液β2—微球蛋白309

十五、脑脊液C反应蛋白310

十六、脑脊液免疫球蛋白电泳310

十七、脑脊液糖蛋白312

十八、脑脊液髓鞘碱性蛋白312

十九、脑脊液谷氨酰胺313

二十、脑脊液5—羟基吲哚乙酸314

二十一、脑脊液高香草酸315

二十二、脑脊液钾315

二十三、脑脊液钙316

二十四、脑脊液磷317

二十五、脑脊液镁317

二十六、脑脊液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318

二十七、脑脊液肌酸磷酸激酶319

二十八、脑脊液磷酸己糖异构酶320

二十九、脑脊液胆碱酯酶320

三十、脑脊液醛缩酶321

三十一、脑脊液溶菌酶322

三十二、脑脊液三磷酸腺苷酶323

三十三、脑脊液异柠檬酸脱氢酶323

第七节 浆膜腔积液检验324

一、浆膜腔液理学检验325

二、浆膜腔液蛋白328

三、浆膜腔液乳酸脱氢酶330

四、浆膜腔液腺苷脱氨酶331

五、浆膜腔液葡萄糖331

六、浆膜腔液β—葡萄糖苷酸酶332

七、浆膜腔液血管紧张素转化酶332

八、浆膜腔液透明质酸酶333

九、浆膜腔液唾液酸333

十、浆膜腔液氨334

十一、浆膜腔液乳酸盐335

十二、腔液氯化物335

十三、浆膜腔液铁蛋白336

十四、浆膜腔液β2—微球蛋白336

十五、浆膜腔液淀粉酶337

十六、浆膜腔液碱性磷酸酶338

十七、浆膜腔液溶菌酶338

第八节 关节腔液检验339

一、关节腔液外观339

二、关节腔液凝固试验341

三、关节腔液黏稠性342

四、关节腔液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343

五、关节腔液类风湿因子346

第九节 阴道分泌物检验347

一、阴道清洁度检验347

二、阴道分泌物霉菌检查349

三、阴道菌群和线索细胞349

四、阴道毛滴虫350

第十节 精液检验351

一、精液外观352

二、精液量353

三、精液凝固和液化354

四、精液pH355

五、精子计数355

六、精子活动率和活动力357

七、精子形态学358

八、精子泳动速度359

九、精子子宫黏液贯通试验360

十、精液果糖362

十一、精子双链DNA染色362

十二、精子肿胀试验363

十三、精液乳酸脱氢酶X测定364

十四、精子顶体染色365

第十一节 前列腺液检验365

一、前列腺液一般性状检查365

二、前列腺液显微镜检查366

第十二节 羊水检验368

一、羊水色泽368

二、羊水脂肪细胞369

三、4—水卵磷脂/鞘磷脂(L/S)比值370

四、羊水泡沫试验371

五、羊水肌酐372

六、羊水淀粉酶372

七、羊水葡萄糖373

八、羊水胆红素373

九、羊水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374

第十三节 唾液检验375

一、唾液淀粉酶375

二、唾液T3、T4376

三、唾液皮质醇376

第十四节 细胞学检验377

一、浆膜腔积液细胞学377

二、肺部细胞学379

三、胃细胞学381

四、肠道细胞学383

五、乳腺细胞学384

六、女性生殖器细胞学385

七、食管细胞学388

八、脑脊液细胞学390

九、泌尿道细胞学392

十、鼻咽部细胞学394

十一、男性生殖器细胞学396

十二、口腔细胞学397

十三、眼部和眼眶细胞学398

十四、耳道细胞学400

十五、肝脏细胞学401

十六、胰腺细胞学402

十七、卵巢细胞学404

十八、淋巴结细胞学406

十九、甲状腺细胞学408

二十、肾脏、肾上腺和腹膜后细胞学410

二十一、皮肤细胞学411

二十二、骨和软骨组织细胞学412

二十三、软组织细胞学414

二十四、唾液腺细胞学415

二十五、纵隔细胞学416

二十六、椎管细胞学418

第三章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419

第一节 蛋白质与氨基酸及其代谢产物419

一、总蛋白419

二、前白蛋白420

三、白蛋白421

四、球蛋白422

五、白蛋白/球蛋白比值423

六、蛋白电泳424

七、粘蛋白425

八、氨426

九、氨基酸427

十、肌红蛋白429

十一、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430

十二、糖化血红蛋白431

十三、糖化血清蛋白432

十四、5—羟色胺432

十五、β2—微球蛋白433

十六、铁蛋白434

十七、游离血红蛋白435

十八、抗碱血红蛋白435

十九、高铁血红蛋白和硫化血红蛋白436

二十、一氧化碳血红蛋白437

二十一、维生素D结合蛋白437

二十二、肌钙蛋白438

二十三、核心岩藻糖化甲种胎儿球蛋白439

二十四、氮平衡试验440

第二节 脂类及其代谢产物441

一、总胆固醇441

二、甘油三酯443

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44

四、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46

五、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47

六、游离脂肪酸448

七、脂蛋白—X449

八、脂蛋白电泳450

九、载脂蛋白A—I451

十、载脂蛋白B452

十一、脂蛋白(a)454

十二、载脂蛋白E455

第三节 糖及其代谢产物456

一、葡萄糖456

二、酮体457

三、乳酸458

四、丙酮酸459

五、D—木糖吸收试验460

第四节 激素及其代谢产物461

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461

二、促卵泡激素463

三、促黄体激素464

四、促甲状腺素465

五、生长激素466

六、抗利尿激素467

七、催乳素468

八、尿垂体促性腺激素469

九、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基470

十、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470

十一、总甲状腺素471

十二、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472

十三、游离T3和游离T4473

十四、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473

十五、甲状旁腺素474

十六、雌三醇475

十七、胎盘泌乳素476

十八、尿17—酮类固醇476

十九、尿17—生酮类固醇477

二十、尿17—羟类固醇478

二十一、血浆皮质醇(总量)479

二十二、尿游离皮质醇480

二十三、血浆醛固酮482

二十四、尿醛固酮483

二十五、血浆儿茶酚胺483

二十六、尿儿茶酚胺484

二十七、尿甲氧基肾上腺素和尿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485

二十八、尿香草扁桃酸485

二十九、血清胰岛素486

三十、血浆胰高血糖素487

三十一、血浆C肽487

三十二、血清胃泌素488

三十三、肠高血糖素489

三十四、胰功肽489

三十五、胰泌素490

三十六、5—羟基吲哚乙酸491

三十七、血、尿新蝶呤492

第五节 维生素及其代谢产物493

一、血清β—胡萝卜素493

二、胡萝卜素及维生素A494

三、维生素A吸收试验495

四、维生素B12吸收试验495

五、维生素B6496

六、维生素B12及叶酸496

七、维生素C497

八、维生素D及代谢产物498

九、维生素E499

第六节 酶类500

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500

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501

三、碱性磷酸酶502

四、γ—谷氨酰转移酶504

五、乳酸脱氢酶506

六、单胺氧化酶508

七、5’—核苷酸酶509

八、亮氨酸氨基肽酶与芳香基酰胺酶510

九、胆碱酯酶(酰基胆碱酰基水解酶)511

十、谷氨酸脱氢酶512

十一、腺苷酸脱氨酶513

十二、谷胱苷肽—S—芳香基转移酶514

十三、鸟嘌呤脱氨酶515

十四、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516

十五、异柠檬酸脱氢酶517

十六、精氨酸代琥珀酸裂解酶518

十七、鸟氨酸氨基甲基转移酶519

十八、乳酸脱氢酶同工酶520

十九、碱性磷酸酶同工酶521

二十、γ—谷氨酰转移酶同工酶522

二十一、肌酸激酶523

二十二、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524

二十三、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同工酶525

二十四、α—羟丁酸脱氢酶526

二十五、精氨酸酶527

二十六、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528

二十七、淀粉酶529

二十八、淀粉酶同工酶530

二十九、淀粉酶清除率(Cam)与肌酐清除率(Car)比值531

三十、脂肪酶532

三十一、核糖核酸酶533

三十二、酸性磷酸酶534

三十三、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535

三十四、醛缩酶536

三十五、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538

三十六、α—L—岩藻糖苷酶539

三十七、唾液酸转移酶540

三十八、芳香基硫酸酯酶541

三十九、超氧化物歧化酶541

四十、苹果酸脱氢酶542

四十一、溶菌酶543

四十二、胰凝乳蛋白酶544

第七节 电解质与微量元素545

一、钙545

二、磷(无机磷)546

三、钠547

四、钾548

五、氯550

六、铜551

七、锌552

八、硒553

九、铬553

十、镁554

十一、磷555

十二、碘556

十三、铅557

十四、血清铁和总铁结合力测定558

第八节 血气分析与酸碱平衡559

一、酸碱度559

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560

三、二氧化碳结合力560

四、二氧化碳总含量561

五、标准碳酸氢盐561

六、实际碳酸氢盐562

七、缓冲碱562

八、碱剩余563

九、氧分压563

十、血氧饱和度565

十一、血氧饱和度50%时的氧分压566

十二、肺泡动脉氧分压差566

十三、阴离子隙567

第九节 肝胆功能568

一、胆汁酸568

二、胆红素570

三、苯巴比妥试验571

四、糖皮质类固醇激素黄疸鉴别试验572

五、靛青绿排泄试验572

六、14C—氨基比林呼吸试验573

七、半乳糖耐量试验574

第十节 肾功能575

一、菊粉清除试验575

二、内生肌酐清除率576

三、血尿素577

四、肌酐578

五、尿酸579

六、肾小管葡萄糖最大重吸收量580

七、肾小管对氨马尿酸最大排泄量581

八、酚红排泄试验582

九、尿渗量583

十、渗透溶质清除率584

十一、自由水清除率584

十二、对氨马尿酸盐清除率585

十三、肾小球滤过分数586

十四、尿氨586

十五、Howard分肾功能试验587

十六、Rapoport试验587

十七、滤过钠排泄分数588

十八、HCO3—重吸收排泄试验588

第十一节 神经和内分泌功能589

一、降钙素基因相关肽589

二、生长激素兴奋试验590

三、胰岛素低血糖兴奋GH试验590

四、精氨酸刺激试验591

五、左旋多巴兴奋试验592

六、胰高血糖素试验592

七、可乐宁抑制试验593

八、葡萄糖抑制生长激素试验594

九、左旋多巴抑制试验594

十、T3树脂摄取试验595

十一、降钙素596

十二、磷廓清试验596

十三、肾小管重吸收磷试验597

十四、钙耐量试验598

十五、低钙试验599

十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兴奋试验600

十七、甲砒酮试验601

十八、地塞米松抑制试验602

十九、安体舒通试验603

二十、葡萄糖耐量试验604

二十一、胰岛素释放试验604

二十二、甲苯磺丁脲试验(口服D860试验)605

二十三、环磷酸腺苷606

二十四、肾素—血管紧张素Ⅱ活性607

二十五、缩胆囊素—肠促胰酶素608

二十六、肠血管活性肽609

二十七、肠抑胃肽610

二十八、血浆P物质611

二十九、胰泌素—促胰酶素联合试验612

三十、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兴奋试验612

三十一、催乳素激发试验614

三十二、禁饮试验615

三十三、禁水加压素试验615

三十四、甲状腺131碘吸收率试验616

三十五、T3抑制试验617

三十六、甲状腺过氯酸盐排泄试验617

三十七、水负荷和皮质素试验618

三十八、冷加压试验619

三十九、酚妥拉明试验620

四十、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乳胶抑制试验621

第十二节 治疗药物监测622

第四章 临床免疫学检验626

第一节 体液免疫检验(免疫化学)626

一、血清免疫球蛋白G626

二、血清免疫球蛋白A628

三、血清免疫球蛋白M628

四、血清IgD630

五、血清IgE630

六、轻链及重链631

七、血清单克隆丙种球蛋白632

八、血清冷球蛋白633

九、脑脊液免疫球蛋白634

十、脑脊液ISG指数测定635

十一、总补体溶血活性635

十二、补体旁路活化途径的溶血活性636

十三、C1Q定量测定637

十四、C3测定637

十五、C4测定638

十六、血清B因子638

十七、C3裂解产物639

十八、C3、C4、C5活性的检测639

十九、CSb—9复合物640

二十、C3肾炎因子640

二十一、C4肾炎因子640

第二节 细胞免疫学检验641

一、E花环形成试验641

二、活性羊红细胞花环试验642

三、T淋巴细胞酸性α—萘酚脂酶试验642

四、EAC花环形成试验643

五、人、鼠红细胞花环试验643

六、B淋巴细胞表面免疫球蛋白644

七、淋巴细胞转化试验644

八、硝基四氮唑蓝还原试验645

九、白细胞吞噬与杀菌试验646

十、白细胞介素1647

十一、白细胞介素2647

十二、白细胞介素4648

十三、白细胞介素6649

十四、白细胞介素8649

十五、白细胞介素10650

十六、干扰素(αβγ)650

十七、肿瘤坏死因子651

十八、T细胞表面分化抗原测定652

十九、自然杀伤细胞功能测定656

二十、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测定657

二十一、白细胞移动抑制试验657

二十二、白细胞趋化性测定658

二十三、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测定659

二十四、混合淋巴细胞反应659

二十五、细胞毒抗体交叉配合试验660

第三节 变态反应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检验660

一、肥大细胞脱颗粒试验660

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试验661

三、放射变应原吸附测定661

四、支气管激发试验662

五、循环免疫复合物663

六、局部免疫复合物663

七、结核菌素皮肤试验664

八、链激酶—链道酶皮肤试验665

九、植物血凝素皮肤试验666

十、二硝基氯苯皮肤试验667

十一、抗核抗体668

十二、抗双链DNA抗体669

十三、抗ENA抗体670

十四、抗组蛋白抗体670

十五、抗心磷脂抗体671

十六、类风湿因子672

十七、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673

十八、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674

十九、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675

二十、胰岛细胞抗体676

二十一、胰岛素受体抗体676

二十二、肾上腺细胞抗体677

二十三、白细胞抗体677

二十四、抗线粒体抗体677

二十五、平滑肌抗体678

二十六、胃壁细胞(或内因子)抗体678

二十七、抗心肌抗体679

二十八、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679

二十九、乙酰胆碱受体抗体679

三十、抗中性粒细胞细胞浆自身抗体680

三十一、抗精子抗体681

三十二、抗子宫内膜抗体682

三十三、狼疮细胞682

三十四、抗白蛋白抗体683

第四节 肿瘤标志物检验684

一、血清甲胎蛋白684

二、AFP异质体685

三、癌胚抗原685

四、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686

五、糖类抗原19—9688

六、前列腺特异抗原689

七、癌抗原125690

八、癌抗原15—3691

九、癌抗原50691

十、前列腺酸性磷酸酶692

十一、铁蛋白693

十二、鳞状上皮细胞癌相关抗原694

十三、组织多肽抗原695

十四、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696

第五节 移植免疫学检验699

一、ABO血型系统699

二、配血试验699

三、HLA分型试验699

四、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700

五、混合淋巴细胞培养701

六、白细胞移动抑制试验701

七、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试验701

八、淋巴细胞预成抗体测定701

九、HLADNA分型701

十、自然杀伤细胞活性测定702

十一、白细胞介素2702

十二、白细胞介素6702

十三、细胞粘附因子—Ⅰ和血管细胞粘附因子—Ⅰ70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