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河北通史 1 先秦卷【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河北通史 1 先秦卷
  • 严兰绅主编;夏自正,孙继民著 著
  • 出版社: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 ISBN:7202025086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50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9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河北通史 1 先秦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言1

第一章 原始社会时期的河北8

第一节 原始群时期古人类在河北的活动8

一、河北境内最早的人类活动8

二、人类的进化和活动范围的进一步扩大14

第二节 母系氏族公社时期20

一、母系氏族公社的早期20

二、母系氏族公社的发展时期27

第三节 父系氏族公社时期34

一、龙山文化在河北的分布34

二、龙山文化所反映的经济社会特点36

三、有关河北地区的古代传说38

一、从考古材料看河北41

第一节 夏朝与河北41

第二章 夏商周时期的河北41

二、从传说看活动于河北地区的部落部族44

第二节 商代河北的方国部族49

一、冀北的方国部族49

二、冀中南的方国部族56

第三节 商代河北的社会与经济65

一、社会结构65

二、社会经济67

三、社会生活75

第四节 两周时期的河北方国部族81

一、?国81

二、邶国84

三、邢国85

四、韩国92

五、其他方国部族94

第三章 燕国105

第一节 西周春秋时期的燕国105

一、燕国的始封105

二、燕国早期的都邑110

三、燕在冀北和辽西的发展113

四、春秋时期的燕国116

第二节 战国初期的燕国121

一、政治形势与主要事件121

二、燕王哙让位之乱124

第三节 燕昭王兴燕129

一、继位与谋划伐齐129

二、兴建下都武阳城135

三、燕国臻于极盛140

第四节 燕国的衰亡145

一、伐齐战争的失败145

二、燕惠王被杀147

三、燕赵战争的失败148

四、燕国的灭亡151

第五节 燕国的经济153

一、农业153

二、畜牧业156

三、手工业157

四、商贸和城市159

第四章 鲜虞中山国162

第一节 春秋时期的鲜虞中山162

一、鲜虞的族姓162

二、鲜虞中山部落联盟及其瓦解166

三、鲜虞中山的消亡168

第二节 战国初年的中山国174

一、中山国君世系及武公即位174

二、中山亡于魏178

第三节 中山复国后的兴亡181

一、中山复国181

二、中山衰亡190

第四节 中山国都灵寿195

一、灵寿城址195

二、中山王陵墓198

三、城外贵族墓葬200

第五节 中山国的经济202

一、农业202

二、畜牧业204

三、手工业205

四、商贸和交通207

第五章 赵国211

第一节 赵氏源流及赵国初创211

一、立国之前的赵氏211

二、初创时期的赵国218

第二节 赵国建立后的初步发展233

一、赵烈侯建国后的改革233

二、赵敬侯迁都邯郸235

三、建国后的早期战争243

第三节 赵国的强盛246

一、赵武灵王改革246

二、赵武灵王筑长城251

三、沙丘宫变253

四、赵惠文王的对外战争255

第四节 赵国的衰弱与灭亡259

一、国力的急剧衰弱259

二、赵国的灭亡269

第五节 赵国的经济272

一、农业272

二、畜牧业277

三、手工业278

四、商业284

第六章 先秦时期河北的文化288

第一节 科学技术288

一、天文学288

二、医学289

三、建筑设计及技术292

第二节 宗教295

一、燕国的方士和方士学295

二、中山国的山神崇拜296

三、赵国的神话传说与崇拜298

第三节 哲学思想302

一、战国的学术中心之一——邯郸302

二、邹衍学说在燕的传播304

三、荀子思想的博大精深306

四、公孙龙与慎到308

第四节 文学、艺术、民俗312

一、文学312

二、艺术313

三、民俗316

附:大事年表32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