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石楼县志【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石楼县志
  • 石楼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 ISBN:7203030296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607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661页
  • 主题词:石楼县-地方志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石楼县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凡例1

概述1

第一编 建置3

第一章 位置 境域3

第一节 位置3

第二节 境域3

第二章 沿革5

第三章 行政区划6

第一节 里甲制6

第二节 区村制6

第三节 社队制7

第西节 乡(镇)村制9

第四章 县城 乡村11

第一节 县城11

第二节 乡镇12

第三节 自然村14

第二编 自然环境23

第一章 地质23

第一节 地层23

第二节 构造27

第二章 地貌29

第一节 地貌分区29

第二节 山脉30

第三章 气候32

第一节 日照32

第二节 气温33

第三节 降水35

第四节 无霜期37

第五节 风38

第四章 水文39

第一节 地表水39

第二节 地下水41

第五章 土壤42

第一节 类型42

第二节 分布45

第六章 自然资源46

第一节 土地资源46

第二节 矿产资源46

第三节 生物资源48

第七章 自然灾害50

第一节 旱灾50

第二节 水灾51

第三节 雹灾51

第四节 干热风 霜冻52

第五节 地震52

第一节 总量57

第一章 人口规模57

第三编 人口57

第二节 分布58

第二章 人口变动61

第一节 自然增减61

第二节 社会流动63

第三章 人口构成64

第一节 性别 年龄64

第二节 文化 体质70

第三节 职业构成71

第四章 家庭 婚姻72

第一节 家庭72

第二节 婚姻73

第五章 人口控制75

第四编 农业79

第一章 产业结构79

第一节 发展历程79

第二节 产值构成80

第三节 经济效益80

第二章 生产关系变革85

第一节 封建私有制85

第二节 农民私有制86

第三节 集体所有制88

第一节 耕地91

第三章 生产基本条件91

第二节 劳动力94

第三节 农机具96

第四章 水利建设98

第一节 水土保持98

第二节 水利工程101

第三节 人畜饮水工程103

第五章 种植业105

第一节 粮食作物105

第二节 经济作物109

第三节 耕种方式111

第四节 品种改良112

第五节 田间管理113

第五编 林牧业117

第一章 林业117

第一节 采种 育苗117

第二节 木材林119

第三节 经济林121

第四节 林木管护123

第五节 林副产品123

第二章 养殖业125

第一节 发展历程125

第二节 草源125

第三节 饲养种类127

第四节 畜种改良130

第五节 疫病防治131

第六编 工交 邮电135

第一章 工业135

第一节 产业结构135

第二节 煤炭136

第三节 电力137

第四节 建材138

第五节 陶瓷140

第六节 农机 化工141

第七节 食品 酿造142

第八节 造纸 印刷143

第九节 纺织 缝纫143

第十节 日用制品144

第二章 交通运输146

第一节 古道 大路146

第二节 公路147

第三节 桥涵隧道151

第四节 渡口153

第五节 运输153

第六节 交通管理156

第二节 邮政158

第一节 机构158

第三章 邮电158

第三节 电信161

第七编 城乡建设165

第一章 县城建设165

第一节 城区规模165

第二节 街道166

第三节 房屋建筑167

第四节 公用设施168

第五节 房产管理170

第一节 乡镇建设171

第二节 农房建设171

第二章 乡村建设171

第三章 建筑业173

第一节 建筑队伍173

第二节 建筑结构173

第三节 营造工程174

第四章 环境保护175

第一节 污染源175

第二节 污染治理175

第八编 商业179

第一章 商业体制179

第一节 私营 公私合营179

第二节 集体商业180

第三节 国营商业182

第二章 商品贸易184

第一节 购进184

第二节 销售187

第三节 购销渠道192

第四节 出口物资194

第三章 粮油经营196

第一节 机制196

第二节 收购197

第三节 销售198

第四节 仓储调运199

第一节 经营机制202

第四章 计划物资经销202

第二节 购进销售203

第五章 饮食服务205

第一节 饮食业205

第二节 服务业205

第九编 财税金融209

第一章 财政209

第一节 体制209

第二节 收入210

第三节 支出212

第二章 税收217

第一节 田赋杂税217

第二节 农业税218

第三节 工商税219

第三章 金融221

第一节 体系221

第二节 存款222

第三节 贷款224

第四节 货币流通226

第五节 债券发行228

第六节 金银收兑229

第十编 经济管理233

第一章 计划管理233

第一节 管理体制233

第二节 编制 执行234

第二章 工商行政管理238

第一节 营业登记238

第二节 市场管理239

第三节 合同管理240

第三章 计量管理241

第一节 管理部门241

第二节 度量衡演变241

第三节 管理制度241

第四章 物价管理243

第一节 市场调节243

第二节 分级管理243

第五章 统计管理246

第十一编 政党 团体249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石楼地方组织249

第一节 组织建设249

第二节 思想建设255

第三节 纪律检查257

第四节 统战工作257

第五节 历届代表大会258

第六节 重要政事纪略260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石楼地方组织264

第二节 组织活动266

第一节 组织机构266

第三章 民族革命同志会石楼地方组织266

第三节 酷政纪实267

第四章 团体269

第一节 经济团体269

第二节 政治团体269

第三节 群众团体270

第四节 学术团体272

第十二编 政权 政协275

第一章 石楼地方权力机关275

第一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275

第二节 历届基层选举276

第三节 历届人民代表大会278

第四节 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280

第二章 石楼地方行政机关281

第一节 县级政府281

第二节 基层政权287

第三章 石楼参政议政机构295

第十三编 民政 人事299

第一章 民政299

第一节 优抚299

第二节 救济303

第三节 婚姻登记305

第四节 信访接待306

第一节 选拔录用307

第二章 人事307

第二节 干部使用308

第三节 干部结构308

第四节 职业分布309

第五节 工资制度311

第三章 劳动就业315

第一节 待业安置315

第二节 劳保福利316

第十四编 司法321

第一章 司法机关321

第二节 专项斗争323

第一节 镇压反革命323

第二章 社会治安323

第三节 肃毒禁赌324

第四节 打击刑事犯罪325

第五节 户籍 消防325

第三章 检察 审判327

第一节 检察监督327

第二节 案件受理327

第三节 依法审判328

第四章 司法行政329

第一节 民事调解329

第三节 公证业务330

第二节 律师事务330

第四节 法制教育331

第十五编 军事335

第一章 兵要地志335

第一节 战略要地335

第二节 关堡烽堠336

第三节 战防工事337

第二章 兵役338

第一节 招募制338

第二节 抽丁制338

第三节 志愿兵338

第四节 义务兵339

第一节 组织340

第三章 民兵340

第二节 军训341

第三节 主要活动341

第四章 地方武装343

第一节 民国政府地方武装343

第二节 人民地方武装344

第五章 驻军347

第六章 战事纪略349

第一节 古代战争349

第二节 红军东征350

第三节 抗日战争350

第四节 解放战争351

第十六编 教育 科技357

第一章 教育357

第一节 私塾书院357

第二节 幼儿教育357

第三节 小学教育358

第四节 中学教育361

第五节 职业教育364

第六节 成人教育365

第七节 教育管理366

第八节 教师队伍368

第一节 科技普及370

第二章 科技370

第二节 科研成果371

第三节 科技队伍372

第十七编 文卫 体育377

第一章 文化377

第一节 群众文化377

第二节 戏剧 电影382

第三节 文学 书法 摄影383

第四节 图书 档案386

第五节 新闻事业388

第二章 医疗卫生391

第一节 防疫保健391

第二节 医疗393

第三节 药政管理396

第三章 体育397

第一节 学校体育397

第二节 群众体育398

第三节 体育竞赛398

第四节 体育设施400

第十八编 文物403

第一章 古遗址403

第二章 古墓葬405

第三章 古建筑406

第四章 殷商青铜器409

第五章 化石419

第六章 馆藏文物421

第七章 革命文物426

第八章 文物保护429

第一节 文物管理429

第二节 文物维修429

第十九编 民情风俗433

第一章 生活习惯433

第一节 民性433

第二节 服饰433

第三节 饮食434

第四节 民居435

第五节 行旅436

第六节 器用437

第二章 婚丧庆仪438

第一节 婚嫁438

第二节 丧葬440

第三节 辰嘏喜庆441

第四节 往来礼仪442

第三章 节日443

第一节 年节443

第二节 时节444

第三节 新节445

第一节 禁忌446

第四章 禁忌 陋习446

第二节 陋习447

第五章 良风美德449

第一节 尊老爱幼449

第二节 舍己救人449

第三节 助人为乐450

第四节 拾金不昧450

第五节 热心公益450

第六章 宗教451

第一节 佛教451

第二节 道教452

第四节 基督教454

第三节 天主教454

第二十编 方言 趣闻461

第一章 方言461

第一节 概要461

第二节 音系462

第三节 音韵配合464

第四节 与北京语音的比较465

第五节 方言例词467

第六节 俗语例句475

第二章 谣谚478

第一节 歌谣478

第二节 谚语480

第三章 传说483

第二十一编 人物491

第一章 人物传略491

第二章 人物名录502

烈士英名录502

战斗英雄名录517

省级以上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名录518

曾驻本县东征红军领导人名录(1936)521

安置在本县的老红军名录524

籍人县(处)团级以上干部名录527

本县西调干部名录(1949)527

籍人旧知识分子名录531

大事记535

大事记535

附录573

旧志序选573

碑记选575

历代咏石诗文选578

文献辑存586

限后辑要596

本志编修始末602

跋60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