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原理 上 哲学原理【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万斌编等著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7308000328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374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8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原理 上 哲学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人类认识发展的内在逻辑2
第一节 从认识世界到认识自己2
世界的本原2
第一编 人类认识发展的历史2
认识你自己4
神性和人性6
第二节 从知识的分析到历史的分析9
存在和思维9
经验和理性14
历史和人18
德国专制制度和资产阶级24
第二章 人类认识的伟大成果24
第一节 历史环境24
德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25
第二节 理论和实践26
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26
实践唯物主义28
第三节 新的历史观31
历史的现实基础31
共产主义革命的历史必然性34
第二编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40
第三章 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统一40
基本问题41
第一节 世界观和方法论41
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统一46
第二节 辩证法与逻辑49
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统一49
从形式逻辑到辩证逻辑52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一般发展规律和范畴的科学体系55
规律的本质特征和作用55
范畴和范畴的体系化61
哲学与时代精神65
第一节 人的形成68
人的形成68
第四章 主体和客体68
主体与客体的分化75
第二节 主体76
主体的本质力量79
第三节 客体83
自在之物向着为我之物转化86
第五章 主客体反映关系的形式91
第一节 实践的观点和反映的观点92
实践就是主客体统一的基础92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95
反映和信息、符号、语言的关系99
第二节 感性直观的反映形式102
感觉102
知觉106
表象107
第三节 理性思维的反映形式109
概念109
判断111
推理112
第六章 认识向真理运动的过程115
第一节 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15
理论的形成117
从假说到真理119
第二节 真理120
真理的客观性120
真理的具体性123
真理的历史性126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129
第三节 真理和价值的统一132
理论向实践的转化132
真、善、美的统一134
第三编 科学认识、社会认识和人的自我认识138
第七章 科学认识论138
第一节 科学认识主体138
认识主体的分化138
科学认识主体在科学认识中的地位140
科学认识主体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142
科学认识主体的社会历史性144
第二节 科学认识的过程145
科学认识的“三阶段论”145
科学实验147
归纳问题149
科学理论152
第三节 科学认识客体154
科学认识客体的形成154
科学认识客体在科学认识中的地位155
科学认识客体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156
科学认识客体和客观自然界的关系158
科学认识成果的价值层次161
第四节 科学认识成果的价值161
科学认识成果的自然价值163
科学认识成果的社会价值164
科学认识成果的文化价值165
笫八章社会认识论166
第一节 社会认识论的历史发展166
社会本体论与社会认识论的统一166
神道主义168
人道主义170
历史唯物主义172
第二节 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结构174
自然和社会174
人的活动179
人与社会183
科学的逻辑结构187
第九章 社会有机体190
第一节 人的活动和社会有机体的形成190
人的活动是社会有机体形成的基础190
人的活动决定着社会有机体的内容和结构192
社会有机体思想的意义194
第二节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196
生产方式196
地理环境197
人口因素202
第三节 社会意识205
精神文化205
社会意识的结构208
社会意识的形式211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213
第四节 社会共同体218
氏族(部落)218
民族(部族)220
家庭222
阶级224
第一节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228
生产力228
第十章 社会的自我运动228
生产关系231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233
第二节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237
经济基础237
上层建筑238
社会形态240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241
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246
第三节 人的主体性作用249
人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249
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253
普通个人的历史作用257
第十一章 社会生活方式259
第一节 社会生活方式是历史唯物主义重要范畴259
生活方式范畴的基本含义259
生活方式的要素和结构及其特性261
第二节 生活方式与社会进步265
生活方式随生产方式的改变而改变265
生活方式与上层建筑发展的一致性270
生活方式与科学技术进步274
第十二章 人的自我认识279
第一节 人的本质279
人的本质概念及其规定方法279
人类的内在本质285
个人的现实本质289
笫二节人的价值294
科学的一般价值观294
人的价值观299
实现人的价值的途径304
第三节 人的自由307
科学的自由观307
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311
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315
第十三章 科学主义思潮321
第四编 西方哲学思潮评介321
第一节 实证主义322
实证主义原则322
人类智力发展的根本规律324
社会动力学和社会静力学324
第二节 实用主义325
皮尔士的“实效主义”325
詹姆斯的“彻底经验主义”327
杜威的“工具主义”328
第三节 逻辑实证主义329
经验证实原则329
逻辑实证主义的语言理论331
证伪原则333
第四节 波普的证伪主义333
理论与猜想335
“世界三”理论336
第五节 库恩和拉卡托斯的历史主义337
科学革命的结构337
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339
第十四章 人本主义思潮343
第一节 唯意志主义344
世界是我的意志和表象344
世界的本质是权力意志346
生命之流349
第二节 生命哲学349
直觉主义350
开放社会和封闭社会351
第三节 存在主义352
“孤独的个体”352
“有根”本体论353
萨特的“人学”355
第四节 结构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360
结构主义方法360
结构主义人类学361
阿尔图塞的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362
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的社会理论”363
结束语368
热门推荐
- 45910.html
- 1020760.html
- 500235.html
- 3479734.html
- 189187.html
- 2365386.html
- 1351053.html
- 169839.html
- 3889453.html
- 25837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903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977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64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965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843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573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342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849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27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49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