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中国行政管理简史 1949-2000【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035628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752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76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中国行政管理简史 1949-2000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编 新中国建立揭开国家行政管理新篇章(1949--1956)19
第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管理体制的形成19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建立19
第二节 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建立25
第三节 新中国初期政府体制特征32
第四节 第一部宪法颁布社会主义行政体制初步成型38
第二章 建国初期为巩固新生政权的斗争45
第一节 新中国建立初期人民政府面临的严峻考验45
第二节 人民政府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安全的斗争48
第三节 人民政府为肃清反动的国民党和封建残余势力的斗争53
第四节 人民政府为恢复国民经济的斗争61
第三章 人民政府为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斗争68
第一节 过渡时期总路线为政府管理指明前进目标68
第二节 人民政府实施“一五”计划奠定工业化基础71
第三节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初步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75
第四节 与经济建设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文教事业的发展81
第四章 新中国初期奠定的行政法制基础88
第一节 新中国建立初期行政法制建设的重要性88
第二节 中央和地方相结合的两级行政立法体制91
第三节 新中国建立初期行政法制建设的主要内容96
第四节 新中国建立初期法制建设的特点和完善102
第五章 新中国建立初期确定的有中国特色的党政关系107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政权中领导地位形成的必然性107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对政府管理实现领导的原则和制度114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行政管理的组织机构123
第二编 社会主义初期国家行政管理的曲折探索(1956--1966)129
第一章 国家行政管理的改进129
第一节 党的“八大”与国家行政管理129
第二节 国家行政体制改革的探索132
第三节 干部人事管理体制的调整145
第四节 经济管理体制的调整153
第五节 政法管理体制的建立与完善162
第六节 政府机构精简与调整166
第二章 “左”倾错误给国家行政管理带来消极影响170
第一节 “八大”二次会议与反右斗争扩大化170
第二节 高度集权的行政管理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74
第三节 “政社合一”、以党代政的行政管理体制179
第四节 监督体制的调整183
第三章 国民经济调整恢复和国家行政管理集权体制的加强187
第一节 经济调整与计划经济体制的加强187
第二节 教育、科技、文艺、劳动制度的调整改革196
第三节 国家行政管理体制调整与机构精简201
第四节 调整党政关系206
第五节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210
第一节 行政管理进一步政治化213
第四章 “左”倾错误思想阻碍国家行政管理改革与发展213
第二节 以党代政领导体制进一步强化219
第三节 行政管理体制不合理和机构膨胀224
第四节 四个现代化建设目标的提出与搁置231
第三编 “文化大革命”时期国家行政管理遭到严重破坏(1966--1978)237
第一章 行政管理体制全面瘫痪及革命委员会管理体制的形成237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爆发和行政管理体制陷入瘫痪237
第二节 革命委员会管理体制形成245
第三节 革命委员会的组织模式和职能250
第一节 党的“一元化”领导体制进一步强化255
第二章 行政管理体制变动及矛盾的积累和发展255
第二节 国务院组织机构调整和纠正“左”的错误的努力258
第三节 干部管理体制的变动265
第四节 行政管理体制的内在矛盾268
第三章 遏制“四人帮”及行政管理体制的调整270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危机日趋深刻270
第二节 行政管理体制的调整276
第四章 动乱结束及革命委员会管理体制的终结286
第一节 粉碎“四人帮”和“文化大革命”结束286
第二节 政府工作机构恢复和各级领导班子调整288
第三节 党的“十一大”及党章修改293
第四节 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与宪法修改297
第五节 行政管理的恢复和革命委员会管理体制的终结299
第四编 改革开放开创国家行政管理新局面(1978--1992)307
第一章 国家行政管理的历史新转折307
第一节 明确新的政府管理任务与改革方向307
第二节 拨乱反正与新的政府管理思想的确立311
第三节 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根本纲领320
第二章 农村经济体制的新突破323
第一节 调整农村经济政策323
第二节 确立联产承包责任制328
第三节 乡镇企业的发展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335
第四节 建立新的村级管理机构343
第三章 城市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试验348
第一节 政府管理经济职能理论的发展348
第二节 以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为中心351
第三节 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356
第四节 价格体制改革363
第五节 财税体制改革368
第六节 商品流通体制改革373
第七节 改革对外贸易体制377
第八节 城市经济体制的综合改革试点381
第四章 推进行政体制改革384
第一节 我国政府机构设置上的弊端384
第二节 机构改革的基本理论和指导思想388
第三节 1982年国务院机构改革392
第四节 198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398
第五节 1979--1992年地方机构改革404
第六节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412
第五章 科教文卫事业的管理与改革421
第一节 科技事业的管理与改革421
第二节 教育事业的管理与改革426
第三节 文化艺术事业的管理与改革431
第四节 卫生事业的管理与改革437
第一节 创办经济特区的重要意义443
第六章 对外开放地区行政体制改革的探索443
第二节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的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445
第三节 扩大沿海开放城市和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449
第四节 海南大特区的行政模式452
第五节 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454
第七章 行政法制的恢复与发展457
第一节 现行宪法的制定及其对行政法制的影响457
第二节 加强政府组织和公务员管理的法制化461
第三节 逐步实现政府活动的法制化465
第四节 加强行政法制监督,完善制约机制470
第五节 民族法制建设的恢复和发展474
第一节 国家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宏观调节480
第八章 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480
第二节 制定和实施“六五”计划482
第三节 “七五”计划的制定与完成484
第五编 努力创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行政管理新体系(1992--2000)489
第一章 行政职能转变和权利结构调整489
第一节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489
第二节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职能转变493
第三节 理顺政企、政事、中央与地方的关系498
第四节 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502
第五节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508
第六节 机关后勤改革519
第一节 政府行政管理信息网络化的必然性和紧迫性524
第二章 政府行政管理信息网络化建设524
第二节 政府行政首脑机关信息网络化建设的组织与实施526
第三节 全国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枢纽框架的建设532
第三章 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制度建设537
第一节 依法治国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537
第二节 “十四大”以来加强法制建设取得的成就541
第三节 加强行政法制建设550
第四章 加强人才资源开发和管理559
第一节 我国人才资源的开发与管理559
第二节 人才资源的培养使用与开发565
第三节 人才资源的科学管理570
第五章 深化农村改革575
第一节 稳定农村基本政策575
第二节 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580
第三节 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584
第四节 农村税费改革试点587
第六章 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591
第一节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591
第二节 推进股份制改革597
第三节 搞好国有经济与推动产权流动重组599
第四节 三年实现国企脱困604
第五节 加强企业科学管理608
第七章 宏观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完善615
第一节 财税体制的改革与完善615
第二节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619
第三节 深化外贸体制改革626
第四节 投资体制改革630
第五节 价格体制改革642
第六节 收入分配体制改革647
第八章 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652
第一节 推进科技体制改革652
第二节 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656
第三节 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659
第四节 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663
第五节 加强计划生育工作和流动人口管理666
第六节 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669
第七节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674
第九章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679
第一节 西部大开发战略构想与战略决策679
第二节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意义684
第三节 西部大开发是庞大的系统工程687
第四节 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措施697
第十章 加快住房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改革703
第一节 城镇住房制度改革703
第二节 医疗保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708
第三节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713
第十一章 “八五”计划完成和“九五”计划制定719
第一节 “八五”计划(1991--1995年)全面完成719
第二节 “九五”计划(1996--2000年)顺利实施723
第十二章 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而奋斗728
第一节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728
第二节 我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731
第三节 我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737
第四节 一定要解决台湾问题742
历史的结论与展望750
后记752
热门推荐
- 3411005.html
- 1609969.html
- 3145817.html
- 767258.html
- 1520048.html
- 2284641.html
- 3395930.html
- 737556.html
- 3574696.html
- 30296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980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21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821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513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629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704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976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227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120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38171.html